2017年手機麵板、存儲、芯片會有哪些變化?
字號:T|T
2017年手機麵板、存儲、芯片告急,如何打破“缺芯之痛”?
2017年五大消費性電子產品品牌商持續為獲利而努力。其中,電視產品不斷往高分辨率、大尺寸、智能化邁進,而液晶監視器則朝向大尺寸、利基型及廣視角發展;筆記本電腦的亮點為持續拉抬FHD以上分辨率滲透率,而平價平板當道下,平板電腦廠商難從硬件獲利,品牌減少資源投入態勢確定。
最後,智能手機品牌商在蘋果風潮帶動下,競相往AMOLED產品發展。TrendForce筆記本電腦分析師王靖怡表示,2017年智能手機、電視出貨將持續成長,而麵板廠態度及供給狀況更占五大消費性電子產品出貨的關鍵環節。
由於全球智能手機與服務器市場需求強勁,DRAM三大廠產能陸續從標準型內存轉進行動式內存與服務器用內存上,讓今年上半一路走跌的標準型內存價格在第四季單季飆漲逾30%,同時牽動其他DRAM產品呈上漲走勢。
DRAMeXchange研究協理郭祚榮表示,展望2017年,由於三大DRAM廠資本支出相對保守,新製程與新產能的擴張都較往年收斂許多,且策略上將以獲利為主要目標,隨著供給持續吃緊,2017年對DRAM產業將是不錯的一年。
3D-NAND Flash進度為Flash產業重要關鍵
2016下半年正值各家業者積極轉進3D-NAND之際,但2D-NAND產能的降低及智能手機的高度需求使得NAND Flash產業呈現供不應求。
DRAMeXchange研究協理楊文得指出,2017年將是NAND Flash產業充滿挑戰與機會的一年,由於2D-NAND Flash產能依舊快速下滑,而3D-NAND Flash的進度與良率提升充滿挑戰,2017年將延續NAND Flash供不應求的情況。而市況穩定的關鍵,要看各家NAND業者3D-NAND Flash應用在智能手機與固態硬盤的進度。
AMOLED手機滲透率可望於2019年突破四成
近年來智能手機麵板規格的迭代成為大勢所趨,而AMOLED麵板成為手機設計商寄望能刺激市場需求回溫的重要關鍵。
WITsView資深研究經理範博毓指出,AMOLED手機的滲透率將從2016年的22%,提升至2019年的42%。產能部分,2017年AMOLED產能麵積有望增長至890萬平方米,年成長約46%。其中大多依然來自三星顯示器積極擴產,用以對應其自有品牌需求,也將滿足蘋果潛在的麵板需求。
範博毓表示,中國手機客戶雖然對AMOLED麵板趨之若鶩,但三星顯示器勢將難以完全滿足需求,因此2017年中國手機客戶在AMOLED麵板上依然存在供貨吃緊,甚至缺貨的風險。
2016年穿戴設備市場中雖有蘋果推出的新款智能手表,但因該產品沒有新增功能服務,無法提高買氣,全球穿戴設備出貨依舊以Fitbit的成長較為亮眼。
另一方麵,今年頗受市場寄予厚望的VR裝置部分,拓墣穿戴設備分析師蔡卓卲表示,雖然一般VR裝置需求強勁,但因AMOLED麵板供應短缺,導致HTC、Oculus、索尼的產品都供不應求,預估2016年全球一般VR裝置出貨量僅291萬台。由於AMOLED麵板短缺的狀況將持續,2017年一般VR裝置出貨預估將僅成長到510萬台,依舊無法出現爆發性的成長。
2017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在10納米的製造技術量產下,可望推動數字IC的製造產值持續推升,但需求成長趨緩下,智能手機售價漲幅有限,壓縮芯片商的獲利空間。
除技術與應用外,半導體供給的變化將是另一重點。2017年中國新增的半導體產能將逐步打開,中國能否有效將技術與資源整並,將左右市場與中國半導體政策的成敗。
存儲器芯片價格上揚 中國強“芯”補短板芯片
存儲器芯片是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、可穿戴設備等各種智能終端產品所不可或缺的關鍵器件,主要功能是存儲程序和各種數據,並能在計算機運行過程中高速、自動地完成程序或數據的存取,主要有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和閃存NANDFlash等類型。
今年1月,IBS執行長/資深分析師HandelJones原本預測今年晶片產業將衰退1.5%;而同時間另一家市場研究機構ICInsights則認為今年晶片市場將成長4%。如今,雙方的意見已逐漸靠攏,ICInsights將2016年晶片市場成長率預測值更新為1%,而2017年成長率則更正為4%。
IBS的分析師Jones表示,DRAM價格在今年下半年應該上漲了20~30%,抵銷了過去約一年來的衰退;而NAND快閃記憶體的價格也有所增加,2016年增加幅度達36.2%,讓整體NAND市場規模成長6.2%。他預期DRAM價格在2017年隻會小幅下降,NAND價格則會維持在0.28~0.35美元的水準。
在其他市場,IBS預測資料中心應用半導體市場將在2016年成長12~14%,2017年的成長水準大致相同;車用半導體市場在2016年則預期將成長13.0%,2017年可成長10.5%。但Jones表示:“半導體市場在2018年持續麵臨不小的風險,因為全球GDP可能會出現衰退;但2017年該市場有很高的可能性可取得4.6%水準的成長率。”
如何打破“缺芯之痛”
作為全球集成電路領域最大貿易逆差國,我國每年進口額超過兩千億美元,而存儲器芯片正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主要短板,長期以來被海外巨頭掌控。從今年第一季度來看,DRAM市場93%份額由韓國三星、海力士和美國美光科技三家占據,而閃存市場幾乎全部被三星、海力士、東芝、閃迪、美光和英特爾等六家瓜分。
由此可見,發展存儲器不隻是滿足市場需求,也是信息安全和產業安全的戰略需要。為打破“缺芯之痛”,國內多地開始斥巨資布局存儲器芯片研發生產領域,如湖北成立了集成電路存儲器產業投資基金,福建設立500億元投資基金支持泉州晉江存儲器產業發展,合肥、深圳等集成電路產業基地也正在籌劃設立基金。各種資金不斷地流入,為國內企業進軍存儲器芯片領域提供了堅實的發展基礎。
除了龐大的資金投入外,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還表示,企業在當前新形勢下發展存儲器產業,不應隻是簡單的追趕,而應該更加注重技術和市場的創新;應做好長期儲備,在資金上確保持續投入;更重要的是要在立足自身市場特點的基礎上追求世界領先水平。
上一篇:芯片行業交易額兩年內超2400億美元 下一篇: 2017手機芯片市場競爭戰略分析
同類文章排行
- 解析集成電路芯片原裝、散新和翻新區別
- 無線充電主流技術解決方案全麵解析
- 無線充電原理以及優缺點分析
- 教你如何辨別集成電路IC原裝正貨、散裝和翻
- 5G芯片大戰,華為高通誰與爭鋒?
- 芯朋淨利增長58.01%,新三板電源IC廠商業績
- 馬化騰談"缺芯之痛"國家大力支持,中國芯
- 走路也能充電,盤點十大創意無線充電新技術
- 選擇一款合適的手機充電器控製芯片應考慮那
- 解讀集成電路電源管理IC工作原理及特性